洁净室环境的控制
发布日期:2020-08-20 09:33 浏览次数:

药品、食品制造业及医疗仪器(appliance)制造业、生化及细菌(fungus)培养等为提高产品品质(Character)及安全卫生,需要一种特殊的无菌生产(Produce)空间—洁净室。实验室装修实验室进行试验的场所。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药品生产中,微粒和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药品生产洁净室环境控制(control)的主要对象。洁净室的洁净度控制,尘埃粒子数的控制。对洁净室尘埃粒子数的控制,洁净室系统起着非常关键(解释:比喻事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针剂生产的空气洁净度要求为100级时,采用垂直和水平单向流流型;当空气洁净度要求为10000级、100000级时,采用非单向流,以便及时带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尘埃和粉尘(形态:固体微粒),保持无尘厂房环境的洁净度。
严格控制(control)洁净室与相邻房间之间的压差同样是保证生产(Produce)房间空气洁净度的重要环节。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送风、回风和排风系流的启闭应联锁并按顺序操作,这样可以避免空气倒流,减少低级别尘埃对洁净室环境的污染。每次生产前及一定的生产周期后须对清洁后的洁净室在静态条件下进行尘埃粒子数的检测,以评价和掌握洁净室尘埃粒子的含量。
洁净室分为生物洁净室和非生物洁净室两种。生物洁净室空气净化系统必须连续(Continuity)运转;非生物洁净室使用前空气净化系统应提前4小时开启。检测尘埃粒子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在环境卫生清洁后缓冲0.5~1小时之后进行,为避免人为造成的污染,静态测试(TestMeasure)时洁净室内仅限两人。注射剂的生产(Produce)过程中应对关键(解释:比喻事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点进行动态监控。微生物(Micro-Organism)含量的控制。控制洁净室环境中的微生物含量仍然是靠良好的空气净化系统设施。
减少操作人员对无菌(意思:没有活菌)(fungus)环境的影响。实验室净化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级。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低,四级最高。人是无菌环境最大的污染源,因此,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及操作室内人员的多寡,操作动作的幅度及工作服的式样、质地、穿戴等
对微粒和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fungus)毛的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实验室净化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级。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低,四级最高。维护好无菌(意思:没有活菌)环境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严格控制洁净工作服的式样、质地、穿戴、清洗、灭菌周期等;严格控制操作人员数量、
约束人员的行为,保证洁净区的净化级别。